夏季天氣漸熱,氣溫高,濕度大導致各種致病微生物極易生長繁殖,因此大家要警惕食物中毒。往年夏季,全國各地都會發生一些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些食物上。如蘑菇、涼拌菜、葫蘆瓜、豆類等食物。下面就一起了解這些“危險”的食物吧!
1、毒蘑菇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其中很多都是毒蘑菇,每年都會有大量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報道,因而對于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一定不要輕易嘗試。大家需要知道遠離毒蘑菇的“兩個金標準"。一是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盡量不要吃;二是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只吃熟知的食用菌!毒蘑菇順口溜: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親朋都來吃飯飯。吃飯飯,有傘傘,全村一起躺板板!
2、涼拌菜
涼拌菜是夏季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不過涼拌菜的加工是在極易發生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環境。也不是所有的菜品都適合用來加工涼拌菜,如新鮮黃花、木耳、扁豆、四季豆、含淀粉的蔬菜(土豆、芋頭、山藥)、含草酸較多的蔬菜(菠菜、竹筍、茭白)等菜品都不適合用來加工涼拌菜,若這些食物在食用前沒有用溫水泡發、沒有熟透、或者沒有用開水焯一下都是不適合人體健康的。
3、變苦的葫蘆瓜
變苦的葫蘆瓜含有一種糖甙毒素,這是一種植物毒素。食用后,輕者會出現惡心、乏力、口干、頭昏等表現,重者則伴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絞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一旦發現葫蘆瓜變苦,切不可食用,以免中毒。苦葫蘆瓜和正常的葫蘆瓜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其形狀本也各有不同,不通過品嘗確實不易鑒別。但據報道許多苦葫蘆瓜外形似白熾燈泡,且比正常葫蘆瓜瘦長,而且有些苦葫蘆瓜表面凹凸不平。
4、菜豆
夏季是豆類成熟的季節。但是未炒熟的四季豆、油豆角等食物多含有毒性蛋白、植物凝集素等抗營養因子,如烹調加工不徹底,毒性成分未被破壞則會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毒原理是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較豐富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皂苷,這兩種物質均屬于植物性毒素。紅細胞凝集素具有紅細胞凝集作用。而皂甙主要在菜豆的外皮內,對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可引起胃腸道反應,需要烹調足夠時間才可以消除其毒性。
5、河豚
小河豚魚,因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導致神經麻痹,進而發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癥狀,嚴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無特效的解毒藥和治療方法。為避免食用河豚魚中毒,建議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魚。
6、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堿,也被稱作秋水仙素的毒素,這種物質本身并無毒性,但當它進入人體被氧化后,會迅速生成二秋水仙堿,對人體的胃腸道和呼吸系統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能使人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中毒癥狀。秋水仙堿對人體的致死量是8到65毫克,即吃鮮黃花菜100克就可以中毒。秋水仙堿成份在高溫60度下就可以化解,因此,食用鮮黃花菜需先用開水焯過后才可食用。